淨化水處理設備常用專業名稱全解析
一、化學水處理
1、地表水;是指存在於地殼表麵,暴露於大氣的水,是河流、冰川、湖泊、沼澤四種水體的總稱,亦稱“陸地水”。
2、地下水;是貯存於包氣帶(包氣帶是指位於地球表麵以下、潛水麵以上的地質介質)以下地層空隙,包括巖石孔隙、裂隙和溶洞之中的水.地下水存在於地殼巖石裂縫或土壤空隙中。
3、原水;是指采集於自然界,包括並不僅限於地下水,水庫水等自然界中能見到的水源的水,未經過任何人工的淨化處理。
4、PH;表示溶液酸堿度的數值,pH=-lg[H+]即所含氫離子濃度的常用對數的負值。
5、總堿度;水中能與強酸發生中和作用的物質的總量。這類物質包括強堿、弱堿、強堿弱酸鹽等。
6,酚酞堿度;就是用酚酞作指示劑所測得的堿度(滴定終點pH=8.2~8.4)。
7、甲基橙堿度;就是以甲基橙作指示劑所測得的堿度(滴定終點pH=3.1~4.4)。
8、總酸度;酸度指水中能與強堿發生中和作用的物質的總量,包括無機酸、有機酸、強酸弱堿鹽等。
9、總硬度;在一般天然水中,主要是Ca2+和Mg2+,其它離子含量很少,通常以水中Ca2+和Mg2+的總含量稱為水的總硬度。
10、暫時硬度;由於水中含有Ca(HCO3)2和Mg(HCO3)2而形成的硬度,經煮沸後可把硬度去掉,這種硬度稱為碳酸鹽硬度,亦稱暫時硬度。
11、永久硬度;由於水中含CaSO4(CaCl2)和MgSO4(MgCl2)等鹽類物質而形成的硬度,經煮沸後也不能去除,這種硬度稱為非碳酸鹽硬度,亦稱永久硬度。
12、溶解物;以簡單分子或離子的形式在水(或其它溶劑的)溶液中存在,粒子大小通常隻有零點幾到幾個納米,肉眼不可見,也無丁達爾現象.用光學顯微鏡無法看到
13、膠體;若幹分子或離子結合在一起的粒子團,大小通常在幾十納米至幾十微米,肉眼不可見,但會發生丁達爾現象.小的膠體粒子無法用光學顯微鏡看到,大的可以看到.
14、懸浮物;是大量分子或離子結合而成的肉眼可見的小顆粒,大小通常在幾十微米以上.用光學顯微鏡可以清楚看到.懸浮物顆粒較長時間靜置可以沉澱。
15、總含鹽量;水中離子總量稱為總含鹽量。由水質全分析所得到的全部陽離子和陰離子的量相加而得,單位用mg/L(過去也用PPM)表示。
16、濁度;也稱渾濁度。從技術的意義講,濁度是用來反映水中懸浮物含量的一個水質替代參數。水中主要的懸浮物,一般也就是泥土。以1L蒸餾水中含有1mg二氧化矽作為標準濁度的單位,表示為1PPm。
17、總溶解固體;TDS,又稱溶解性固體總量,測量單位為毫克/升(mg/L),它表明1升水中溶有多少毫克溶解性固體。
18、電阻;根據歐姆定律,在水溫一定的情況下,水的電阻值R大小與電極的垂直截麵積F成反比,與電極之間的距離L成正比。
19、電導;水的導電能力強弱程度,就稱為電導度S(或稱電導)。
20、電導率;水的導電性即水的電阻的倒數,通常用它來表示水的純淨度。
21、電阻率;水的電阻率是指某一溫度下,邊長為1CM立方體水的相對兩側麵間的電阻,其單位為歐姆*厘米(Ω*CM),一般是表示高純水水質的參數。
22、軟化水;是指將水中硬度(主要指水中鈣、鎂離子)去除或降低一定程度的水。水在軟化過程中,僅硬度降低,而總含鹽量不變。
23、脫鹽水;是指水中鹽類(主要是溶於水的強電解質)除去或降低到一定程度的水。其電導率一般為1.0—10.0μs/cm,電阻率(25℃)0.1--1000000Ω.cm,含鹽量為1.5mg/L。
24、純水;是指水中的強電解質和弱電解質(如SiO2、C02等)。去除或降低到一定程度的水。其電導率一般為:1.0—0.1μs/cm,電阻率1.0--1000000Ω.cm。含鹽量<1mg/l。
25、超純水;是指水中的導電介質幾乎完全去除,同時不離解的氣體、膠體以及有機物質(包括細菌等)也去除至很低程度的水。其電導率一般為O.1—0.055μs/cm,電阻率(25℃)>10×1000000Ω.cm,含鹽量<0.1mg/l。理想純水(理論上)電導率為0.05μs/cm,電阻率(25℃)為18.3×1000000μs/cm。
26、除氧水;也稱脫氧水,脫除水中的溶解氧,一般用於鍋爐用水。
27、離子交換;利用離子交換劑中的可交換基團與溶液中各種離子間的離子交換能力的不同來進行分離的一種方法。
28、陽樹脂;具有酸性基團。在水溶液中酸性基團可以電離生成H+,可以與水中陽離子進行離子交換。
29、陰樹脂;含有堿性基團他們在水溶液中電離並與陰離子進行離子交換。
30、惰性樹脂;無活性基團,沒有離子交換作用,相對密度一般控製在陰、陽樹脂之間,用以隔開陰、陽樹脂,避免陰、陽樹脂在再生時的交叉汙染,使再生更加完全。
31、微濾;MF又稱微孔過濾,屬於精密過濾。微濾能夠過濾掉溶液中的微米級或納米級的微粒和細菌。
32、超濾;UF,以壓力為推動力的膜分離技術之一。以大分子與小分子分離為目的,膜孔徑在20-1000A°之間。
33、納濾;NF,是一種介於反滲透和超濾之間的壓力驅動膜分離過程,納濾膜的孔徑範圍在幾個納米左右。
34、滲透;滲透是水分子經半透膜擴散的現象。它由高水分子區域(即低濃度溶液)滲入低水分子區域(即高濃度溶液)。
35、滲透壓;對於兩側水溶液濃度不同的半透膜,為了阻止水從低濃度一側滲透到高濃度一側而在高濃度一側施加的最小額外壓強稱為滲透壓。
36、反滲透;RO,反滲透就是通過人工加壓將水從濃溶液中壓到低濃度溶液中,RO反滲透膜孔徑小至納米級,在一定的壓力下水分子可以通過RO膜,而源水中的無機鹽、重金屬離子、有機物、膠體、細菌、病毒等雜質無法通過RO膜。
36、滲析;又稱透析。一種以濃度差為推動力的膜分離操作,利用膜對溶質的選擇透過性,實現不同性質溶質的分離。
37、電滲析;ED,在電場作用下進行滲析時,溶液中的帶電的溶質粒子(如離子)通過膜而遷移的現象稱為電滲析。
38、EDI;又稱連續電除鹽技術,是一種將離子交換技術、離子交換膜技術和離子電遷移技術相結合的純水製造技術。
39、回收率;指膜係統中給水轉化成為產水或透過液的百分率。
40、脫鹽率;通過反滲透膜從係統進水中除去總可溶性的雜質濃度的百分率,或通過納濾膜脫除特定組份如二價離子或有機物的百分數。
41、透鹽率;脫鹽率的相反值,它是進水中溶解性的雜質成份透過膜的百分率。滲透液:經過膜係統產生的淨化產水。
42、通量;以單位膜麵積透過液的流率,通常以每小時每平方米升(l/m2h)或每天每平方英尺加侖表示(gfd)。
43、產品水;淨化後的水溶液,為反滲透或納濾係統的產水。
44、濃水;透過膜的那部分溶液,如反滲透或納濾係統的濃縮水。
二、循環水處理
45、循環水;用水來冷卻工藝介質的係統稱作冷卻水係統。
46、直流冷卻水係統;冷卻水僅僅通過換熱設備一次,用過後水就被排放掉。
47、敞開式循環水;以水冷卻移走工藝介質或換熱設備所散發的熱量,然後利用熱水和空氣直接接觸時將一部分熱水蒸發出去,而使大部分熱水得到冷卻後,再循環使用。
48、封閉式循環水係統;又稱為密閉式循環冷卻水係統。在此係統中,冷卻水用過後不是馬上排放掉,而是回收再用。
49、冷卻塔;是用水作為循環冷卻劑,從一係統中吸收熱量排放至大氣中,以降低水溫的裝置。分自然通風和機械通風兩種冷卻方式。
50、布水器;回水通過布水器均勻分布到填料上。
51、填料;回水經過填料形成水膜,增加與空氣的接觸麵積。
52、收水器;回收部分蒸發水蒸汽中攜帶的液體水。
53、循環水量;指循環水係統上冷卻塔的循環水量總和。n50保有水量:循環水係統內所有水容積的總和,等於水池容積及管道和水冷設備內水的容積總和。
54、補充水量;用來補充循環水係統中由於蒸發/排汙/何飛濺的損失所需的水。
55、旁濾水量;從循環冷卻水係統中分流出部分水量按要求進行處理後,再返回係統的水量。
56、蒸發水量;循環冷卻水係統在運行過程中蒸發損失的水量。
57、排汙水量;在確定的濃縮倍數條件下,需要從循環冷卻水係統中排放的水量。
58、風吹泄露損失水量;循環冷卻水係統在運行過程中風吹和泄露損失的水量。
59、補充水量;循環冷卻水係統在運行過程中補充所損失的水量。
60、濃縮倍數;循環冷卻水的含鹽濃度與補充水的含鹽濃度之比值。
61、換熱;物體間的熱量交換稱為換熱。循環水換熱有三種基本形式:熱交換、對流換熱、輻射換熱、蒸發換熱。
62、導熱;直接接觸的物體各部分之間的熱量傳遞現象叫導熱。
63、對流換熱;在流體內,流體之間的熱量傳遞主要由於流體的運動,使熱流中的一部分熱量傳遞給冷流體,這種熱量傳遞方式叫做對流換熱。
64、輻射換熱;高溫物體的部分熱能變為輻射能,以電磁波的形式向外發射到接收物體後,輻射能再轉變為熱能而被吸收,這種電磁波傳遞熱量的方式叫做輻射換熱。
65、蒸發換熱;通過水分子蒸發時要帶走汽化潛熱的一種換熱形式。
66、冷卻水進出口溫差;冷卻塔入口與水池出口之間水的溫差。
67、濕球溫度;是指同等焓值空氣狀態下,空氣中水蒸汽達到飽和時的空氣溫度。
68、幹球溫度;是溫度計在普通空氣中所測出的溫度,即我們一般天氣預報裏常說的氣溫。
69、物理清洗;通過水的流速將管道內雜物清洗出管道。
70、化學清洗;通過藥劑的作用,使金屬換熱器表麵保持清潔及活化狀態,為預膜做準備。
71、預膜;即化學轉化膜,是金屬設備和管道表麵防護層的一種類型,特別是酸洗和鈍化合格後的管道,可利用預膜的方法加以保護。
72、緩蝕劑;抑製或延緩金屬被腐蝕的處理過程。
73、阻垢劑;利用化學的或物理的方法,防止換熱設備的受熱麵產生沉積物的處理過程。
74、氧化性殺菌劑;具有強烈氧化性的殺生劑,通常是一種強氧化劑,對水中的微生物的殺生作用強烈。
75、非氧化性殺菌劑;不是以氧化作用殺死微生物,而是以致毒作用於微生物的特殊部位,因而,它不受水中還原物質的影響。
76、有效氯;是指含氯化合物(尤其作為時消毒劑)中氧化能力相當的氯量,可以定量地表示消毒效果。
77、餘氯;餘氯是指水經過加氯消毒,接觸一定時間後,水中所餘留的有效氯。
78、化合性氯;指水中氯與氨的化合物,有NH2Cl、NHCl2及NHCl3三種,以NHCl2較穩定,殺菌效果好,又叫結合性餘氯
79、遊離性餘氯;指水中的ClO-、HClO、Cl2等,殺菌速度快,殺菌力強,但消失快,又叫自由性餘氯。
80、正磷;磷酸鹽中的+5價的磷。
81、有機磷;是含碳-磷鍵的化合物或含有機基團的磷酸衍生物。
82、總鐵;各種存在狀態的鐵,包含所以鐵元素。
83、總鋅;各種存在狀態的鋅,就是包含所有鋅元素的。
84、藥劑停留時間;藥劑在循環冷卻水係統中的有效時間。
85、結垢;水中溶解的鈣、鎂碳酸氫鹽受熱分解,析出白色沉澱物,漸漸積累附著在容器上,叫結垢。
86、腐蝕;指(包括金屬和非金屬)在周圍介質(水,空氣,酸,堿,鹽,溶劑等)作用下產生損耗與破壞的過程。
87、生物粘泥;由微生物及其產生的粘液,與其他有機和無機雜質混在一起,粘著在物體表麵的粘滯性物質。
三、汙水處理
88、生活汙水;主要是人類生活中使用的各種廚房用水、洗滌用水和衛生間用水所產生的排放水,多為無毒的無機鹽類,生活汙水中含氮、磷、硫多,致病細菌多。
89、市政汙水;排入城鎮汙水係統的汙水的統稱。載合流製排水係統中,還包括生產廢水和截留的雨水。市政汙水主要包括生活汙水和工業汙水,由城市排水管網彙集並輸送到汙水處理廠進行處理。
90、工業廢水;是指工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汙水和廢液,其中含有隨水流失的工業生產用料、中間產物和產品以及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汙染物。
91、COD;化學需氧量,水體中能被氧化的物質在規定條件下進行化學氧化過程中所消耗氧化劑的量,以每升水樣消耗氧的毫克數表示,通常記為COD。
92、BOD;地麵水體中微生物分解有機物的過程消耗水中的溶解氧的量,稱生化需氧量,通常記為BOD,常用單位為毫克/升。
93、BC比;表示水中汙染物的可生化程度,0.1-0.25難生化,0.25-0.5可生化,>0.5易生化。
94、TOC;指水體中溶解性和懸浮性有機物含碳的總量,反映水中氧化的有機化合物的含量,單位為ppm或ppb。
95、氨氮;是指水中以遊離氨(NH3)和銨離子(NH4+)形式存在的氮。
96、有機氮;與碳結合的含氮物質的總稱,如蛋白質、氨基酸、酰胺、尿素等。
97、凱氏氮;TKN,是指以基耶達(Kjeldahl)法測得的含氮量。它包括氨氮和在此條件下能轉化為銨鹽而被測定的有機氮化合物。
98、硝態氮;NOxˉ,是指硝酸鹽中所含有的氮元素。硝酸跟與亞硝酸根隻和。
99、總氮;TN,是水中各種形態無機和有機氮的總量。
100、總磷;TP,水樣經消解後將各種形態的磷轉變成正磷酸鹽後測定的結果,以每升水樣含磷毫克數計量。